勞動節長週末,𨍭眼就快過去了。相信對很多金融人來說,基層勞工的生活,感覺可能比較遙遠。其實,香港在過去十年間,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基層的工作環境、生活質素在物價上漲但工資不漲的情況中是每況愈下。
清潔工人可算是基層中的基層。小編曾經探訪某港島東公共屋邨的清潔工人;他們每星期只獲發一雙勞工手套、兩個口罩,可說是基本「開工架生」也不夠。也不用再提午間休息、吃飯沒有地方可去了。
香港的勞工保障十分落後,如勞工假、遣散費、強積金對沖、女士產假、男士侍產假等,都傾向保障資方。中產階層覺得不足,基層就更加辛苦。
香港是相對較富裕的地方,難道真的沒有辦法為勞工階層做更多?政府實在要好好研究這個課題,讓普羅大眾有更合理的待遇。
滙聚金融財經界志同道合的同業友好,凝聚業界聲音,致力提高金融界對公共事務的意識及參與,監察政府並推動香港民主政制。 Gather the voice of fellow finance professionals in monitoring the government and promoting democracy in Hong Kong. We strive to raise the finance industry's awareness of, and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affairs, and make our voice heard through our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representatives in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Monday, May 2, 2016
Tuesday, April 26, 2016
他們代你舉手,還是代你獻醜?
那個年代,還未有通識科。社會科是我們認識香港社會的途徑。除了「香港地少人多」、「維多利亞港水深港闊,終年不結冰」,我們還學習到香港是個農業和工業日漸式微、將以服務業和金融發展主導的城市(課本裡總附帶着中環金融大廈群的照片)。
如此的認知,我們或會以為金融和金融服務業是香港的核心行業,因此當中的代表必定是出類拔萃、明辨是非、受業界推崇的行業翹楚。可是,多少香港人和金融人知道,你們的立法會業界代表正是以低智言行聞名的吳亮星和自命有業界代表性的張華峰?情況有如電訊公司宣佈將以28K dial up上網取替全港寬頻,要以低速連線聞名中外。誰能不震驚,誰能不失望,誰能不反抗?
有人說,在冷漠的人群裡呼喚知覺,是件無可救藥的傻事。的確,在冷漠的中環鬧市裡,絕大多數也是「唔好阻住我發達」的金融人。但思言財雋的一眾成員卻肯定,向反智的現實低頭,向無理的強權屈服,才是無可救藥的愚昧。
接受只有大公司、大財團、大老闆票,接受沒有個人票的小圈子選舉,放棄專業裡應有的一票和應得的尊嚴,就如你甘願屈服於被28K dial up取替應有的寬頻般可笑。習慣做低頭族的香港人,你甘心向逆行的28K科技低頭嗎?如不甘心逆來順受,請把握最後機會,4月30日或之前聯署支持金融和金融服務界爭取個人票。
不要向命運低頭,不要逆來順受,不要啞忍金融和金融服務界議員的獻醜,還業界和香港應有的尊嚴和自由。
Sunday, April 24, 2016
一個股票交易員給自己兒子的信
親愛的兒子:
您爸爸,即是我,是一個普通的香港人、一個在金融界工作的股票交易員。作為一個交易員,我通常每早睡醒都會馬上看看有沒有突發的金融消息,還有手機傳來排山倒海的郵件和訊息,並在回公司的路上盡量閱讀各類報章和書籍,然後在公司努力工作。最近爸爸規律的生活起了兩個巨大變化:第一就是有了您這活寶貝;第二就是加入了思言財雋。
爸爸深信您是上天賜給我的禮物。我很幸運認識了您媽媽,很順利地走在一起、結婚,然後媽媽便懷有您。生産的過程並不順利,媽媽經歷了很長時間的痛楚、而我則嘗了生平最大的擔憂。雖然是兩個月前的事,但這感受仍然歷歷在目。
爸爸加入思言財雋的過程也是很幸運。我在機緣巧合下認識了一些非常有才華而且對民主很有熱忱的金融人。他們熱愛香港而且願意無私地出錢出力,他們人數不多但卻能洞察到制度的邪惡。
Friday, April 22, 2016
離岸公司兩面睇 - 金融專才真正的夢魘
離岸公司之制度因最近「巴拿馬文件」之事件而鬧得熱烘烘。設立離岸公司作投資及控股公司, 究竟是促進財資市場之發展以及增加投資市場之吸引力, 抑或是一個被投資者、政客、商家用作逃税及秘密轉移資產的工具? 對此社會及商界仍然眾說紛紜。
天下事每每都有正反兩面。離岸公司的制度其實是把雙刃劍, 一方面令投資者及國際企業能減輕税務負擔, 促進投資、就業及經濟發展, 但另一方面亦方便了一些富豪、政客把資產隱藏, 避開税網及政府機構之監管。
離岸公司特別是其保密制度可能有改善之空間, 但若完全歸咎離岸公司是萬惡的「逃税天堂」、「走資温床」亦有欠公允。政府及業界人士倒不如好好的研究一下怎樣完善對政府官員及政客申報資產之制度, 堵塞漏洞, 從而保障公眾利益。
話說回來, 金融專才真的因為不准持有離岸公司而拒絕「獻身」公職嗎? 筆者想, 社會上的權貴若利用制度之漏洞去獲取私利, 在上位者肆意運用特權去顯示官威; 這些「個別的事件」正靜悄悄地逐步削弱香港這個擁有廉潔法治的金融中心地位, 這才真正是金融專才拒絕進入這敗壞中的「熱廚房」之夢魘。
天下事每每都有正反兩面。離岸公司的制度其實是把雙刃劍, 一方面令投資者及國際企業能減輕税務負擔, 促進投資、就業及經濟發展, 但另一方面亦方便了一些富豪、政客把資產隱藏, 避開税網及政府機構之監管。
離岸公司特別是其保密制度可能有改善之空間, 但若完全歸咎離岸公司是萬惡的「逃税天堂」、「走資温床」亦有欠公允。政府及業界人士倒不如好好的研究一下怎樣完善對政府官員及政客申報資產之制度, 堵塞漏洞, 從而保障公眾利益。
話說回來, 金融專才真的因為不准持有離岸公司而拒絕「獻身」公職嗎? 筆者想, 社會上的權貴若利用制度之漏洞去獲取私利, 在上位者肆意運用特權去顯示官威; 這些「個別的事件」正靜悄悄地逐步削弱香港這個擁有廉潔法治的金融中心地位, 這才真正是金融專才拒絕進入這敗壞中的「熱廚房」之夢魘。
Friday, April 8, 2016
港交所董事會建議股東對錢志健投反對票
港交所選舉董事空缺,董事會向股東發出通函建議股東投票予他們較心儀的候選人倫敦Medist主席巴格瑞先生(Apurv Bagri)。這做法本身並無違規。可是港交所同時在此通函中呼籲股東投反對票給另外一位候選人錢志健先生,這就難免令人感到偏頗及不公。在一個公平的選舉中,任何候選人應該得到公平的待遇, 而選民可憑著候選人的履歷及選舉綱領作比較决定投票。如果港交所自己帶頭製造不公平, 那這樣的選舉還能有甚麼公信力可言? 這對所有的候選人,甚至對受港交所提名的巴格瑞先生亦不公允。
Thursday, April 7, 2016
董建華 = 狼來了
前特首董建華先生上週接受鳳凰衛視訪問時再一次指控現時香港經濟下滑是由於佔中及年初一旺角騷亂所引致的直接後果。
在過去的一年半,建制陣營不斷將佔中與香港一切負面的事情掛鈎,而佔中更近乎變成所有政府施政失誤的代罪羔羊。可是當我們放下主觀感受,純粹由數據分析,則可以看到此類指控與事實不符。特區政府十分重視的訪港旅客人數在佔中期間及之後兩個月仍繼續攀升,直至中央政府出手大力打擊貪腐,訪港人數才開始回落。而奢侈品銷貨額在二零一五年春節後急速回落亦引證中央嚴打貪腐的理論。
如我們參考更具宏觀經濟指標作用的香港恆生指數,我們只看到二零一五年上半年指數屢創新高,與董先生之論調適居其反。恆指其後在內地股市爆煲後才逐步回落。
Monday, April 4, 2016
恐懼
昨晚爾冬陞導演引用美國羅斯福總統的一句「我們最需要恐懼是恐懼本身」令面書都被「洗板」了。
作為金融從業員,我們完全明白什麼是「恐懼」。誠如股神巴菲特所言「別人貪婪我恐懼」,我們面對金融市場起起伏伏有時都會「恐懼」,因為成功的投資往往建基於與大眾完全相反的見解。
不過有些「恐懼」比投資時面對的「恐懼」更厲害,那就是對行之不義的權力無形的「恐懼」。這些權力可以令沒有民意授權的人成為立法會議員、可以令一個香港人「以自己的方式」行事、可以令我們珍視的生活方式「50年劇變」...
香港現在就是在這種「恐懼」之下。但「十年」的獲獎和爾導演的發言,正正提醒我們"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 我們若願意走在一起、努力爭取,「恐懼」便不足為懼。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