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14, 2017

致第五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競選參選人之公開信


思言財雋、精算思政、保險起動今天聯署向四位特首參選人發出了公開信,就十個金融、精算及保險從業員關注的領域上發出提問。我們冀望各參選人能儘快認真答覆。全文如下

******

致第五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競選參選人
葉劉淑儀女士
林鄭月娥女士
曾俊華先生
胡國興先生
(排名不分先後)

新一屆特區行政長官選舉即將舉行。縱使現時行政長官實則上只由1,194人選委小圈子產生,但我們希望閣下能明白及關心社會各階層之需要,並向公眾解釋閣下對香港現時面對最逼切問題及挑戰的立場及解決方法。

1)過去四年半香港出現嚴重的社會撕裂,其中一個主因是源於「人大831」政改框架之爭拗。在831框架短期不能改變下,那麼閣下有甚麼實質的對策能修補社會之分歧及矛盾呢? 閣下對重啓政改有甚麼方法?

2)中聯辦近年積極干預香港內部事務,甚或企圖操控各級選舉,「一國兩制」幾近名存實亡。亦因缺乏互信,港人亦因此深深憂慮政府為【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請問閣下能如何有效向中央反映港人之憂慮?你會支持為【基本法】第二十二條及為第二十三條立法嗎?

3)近年香港核心價值被日漸蠶食,閣下如何能保障香港人所珍惜的民主、自由(包括言論、出版、參選)、人權、法治、公平、廉潔等核心價值?請問閣下又如何能確保行政、立法及司法三權分立?

4) 在中港融合下,香港正逐漸由一個國際大都會下滑至中國一個邊緣城市,並趨向市場單一化,而且對內地經濟過份倚賴,請問閣下如何帶領香港重回正軌,令香港重拾競爭力? 除「一帶一路」式的空口號之外,閣下有甚麼實質經濟政策 ?

5)香港住屋求過於供,但其實這並不只是一個土地短缺或建屋問題,而是一個人口政策問題。現屆政府以人口老化為藉口,來肯定其加速輸入來港人口之要求。但現時香港已有人滿之患,並沒有條件將人口大幅提升至八百多萬。懇請閣下詳細介紹其人口政策。

Monday, February 6, 2017

短評曾俊華政綱


曾俊華先生在特首提名期開始前一星期終於提出他的政綱,思言財雋認為他在政制改革以及金融部份幾近「交白卷」。

在政制改革方面,曾先生完全沒有就如何帶領香港走向「雙普選」提供具體計劃及路線圖,他只是強調要等待「水到渠成」之時。思言財雋明白曾先生希望面面俱圓的用意,但過份模糊的立場實在稱不上是政綱。

另外,政綱中「經濟」部份亦是了無新意。當中曾先生不斷強調要加強「一帶一路」及人民幣業務,這和現屆政府的方針完全沒有分別,試問舊瓶舊酒又如何令香港在鄰近城市步步進逼之際再創高峰?

當然,他著墨不少在創科和創意產業,但他提出成立的「金融科技研究所」和「中小企雲端技術支援服務中心」均可以預期是政府架構中低層次的部門,是否能提昇香港整體競爭力是一大疑問。

我們欣賞曾先生提出引入累進式利得税及負入息税制,但以上政綱只有寥寥數句,完全沒有數據支持,我們無從評論之餘,這亦與曾先生任職多年財政司的身份似乎不太相稱。

至於開拓土地方面,曾先生提出落實東大嶼都會及新界北發展。這是承接了政府推出的《香港2030+》之計劃。政綱提到發展不影響郊野公園、不涉海洋生態敏感的地帶,但沒有闡述具體可行方法。我們希望曾先生能就此而多加解釋如何在保育及發展中取得平衡。曾先生在政綱中亦有觸及檢討棕地政策,先把低密度且低效的用途遷移以釋放土地用途。同樣地我們希望曾先生能補充其可行方法。

房屋方面,增建公屋、協助中產置業等已非新意。反而我們有興趣知道曾先生如何在檢討丁屋制度此炙手課題上會怎樣做。而把規劃、土地及房屋政策納入同一政策局之建議卻是可取的。

不過在整個政綱中,我們找不到任何有關人口政策及單程證審批權之建議。房屋及退休保障計畫與人口政策息息相關,曾先生在此處交了白卷,著實令人失望。

總體而言,我們認為曾先生的政綱在政制改革及經濟事務上雖不至於乏善足陳,但多流於談願景,對能否有具體可行方案解决香港政治及經濟金融問題需要多加闡述。

曾俊華選舉政綱: 
https://www.johntsang2017.hk/tc/platform.html

Tuesday, January 10, 2017

馬會的錢不是香港人的錢?


社會就故宮博物館在香港建分館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其中最為人咎病的是整個計劃事前不作公衆咨詢,破壞程序公義。這裏我們想指出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故宮博物館的資金來源。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解釋由於馬會捐出35億元建舘,不牽涉公帑,故此無須向立法會申請撥款,自然也無須在立法會進行討論,整個決定林鄭司長幾個人説了算。

但事實上馬會出錢是否就等於與香港市民無關呢?

香港賽馬會是全港唯一合法專營的博彩機構,壟斷了香港的賭博事業。馬會是一家非牟利公司,而非私人機構,

Saturday, December 31, 2016

新年快樂



2016年快要結束了。過去一年,大家經歷不少歡欣與淚水;在來年,相信前路仍然有不少高低起跌,但是我們不會為此而卻步,仍然會為信念奮戰。

思言財雋祝各位新年快樂!

Monday, December 12, 2016

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選舉

今屆行政長官選委會選舉結果已定。民主派取得自回歸以來最多席位,赢取了超過300席達標完成。雖然特首仍然是由北京欽點,再經小圈子加蓋「選出」,但今次選舉結果起碼能令民主派加強影響力,令北京操控選舉結果之成本大大上升! 這再次証明只要有更加多選民走出來關心香港,行使公民權,香港困局是有機會突破的!

希望各選委好好把握手上一票,團結力量,為香港人選出一位適合香港民情,真心為香港人謀福祉的行政長官!
界別 當選席數
社會福利 60資訊科技 30衛生服務 30法律 30高等教育 30教育 30中醫 3醫學 19工程 15會計 26建築測量規劃園境 25立法會民主派議員 27總數:325席

大家亦可能留意到,在民主派能大比數勝出的屆別,全部都是擁有個人票的專業屆別。
但在只有公司票的界別裏如金融界、金融服務界、保險界等席位就仍然牢牢控制在建制派手裏,很難有突破。
我們身為金融從業員完全沒有投票權,我們的意見無從由選舉中表達出來。我們既然是香港的公民,亦作為納稅人,好應該為我們自己爭取權益,爭取個人票,不能再一次又一次無奈地看著別人投票而同時「被代表」了! 
請大家拿出勇氣,加入及支持我們,為金融從業員在功能界別中爭取個人票,甚至全面取消功能界別制度!

Friday, December 9, 2016

2017特首選舉

689 聲稱「 不爭取連任」 固然值得高興,大家在高唱「 熱烈地彈琴熱烈地唱」的時候, 也不要忘記當務之急是要守住立法會。
思言財雋呼籲大家不要忘記 特首梁振英意圖褫奪四位泛民主派議員立法會議席的事件, 本週六晚如未能往遮打花園集會,也必須密切留意事態發展。
另外, 特首選委的選民,請務必本週日到票站投票。

Monday, December 5, 2016

業界投稿 - 【深港通與一國兩制】


今天(12月5日)是投資市場期待已久深港通開通的大日子。從滬港通開通兩年至今,投資者早已預期下一站是深港通,因此市場預期開通對市況短期影響不大。

深港通在制度設計大致跟隨滬港通,包括設有可交易的股票名單、按照「主場規則優先」("home market rules")等。香港投資者固然對深港通感興趣,但與香港切身相關的還有另一制度 ― 一國兩制。深港通與一國兩制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實際可以「相映成趣」。

(1) 一切以中國優先

深港通強調「主場規則優先」,即是投資者在交易時必須遵守對方市場的交易規則和習慣,不過我們不難發現有不少細節都是以內地的角度出發。例如深港通中北向和南向都設有每日交易額度,其中內地投資者買入港股是105億元人民幣。這規定看似普通不過,但為何內地投資者買入以港幣計價的港股時交易額度要訂為人民幣?當內地當局在實時監察時要作換算才可知道南向額度的使用情況,額度的貨幣單位就來得有點不自然。如果想到這一切都是出自內地決策者的手筆,以人民幣作為普世標準就正常不過了。

另外,交易額度的背後理念亦是中國慣常「試點管理」方式,務求強調一切風險可控。而為何深港通要叫「深港通」而不是「港深通」就更不在話下。總之,一切以中國優先。

當官員政要不斷指出一國兩制中「一國」是兩制的前提,這和深港通一切以中國優先的理念不謀而合。

(2) 香港金融市場比內地成熟

現時全球資金不但可以自由進出香港市場,而且完善的金融基建、